1月13日下午,“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”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50多名记者来到位于德阳市罗江的四川省玻纤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采访。
据悉,该公司是1968年由上海内迁到德阳的三线企业。现在是省属国有企业的控股企业,是西南地区玻璃纤维产业集群的奠基者、发展者、带动者;是中国电工绝缘和电子玻纤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;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;是通过iso9001(2008版)质量、iso14001(2004版)环境、 iso28001(2011版)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的企业。企业技术中心是“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”。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、电器、环保、建筑、航空航天、国防军工等产业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。
特种玻璃纤维厂总投资43000万元,本项目采用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池窑拉丝生产工艺技术进行生产,产品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。目前特纤厂能年产30000吨特种玻璃纤维纱,项目建成后对公司产品结构调整、产业转型升级、节能减排起到重要作用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公司将以特纤厂为龙头,全力打造四川玻纤工业园,以全面实现公司产品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,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集团公司。
玻璃纤维在轨道设施中常用于制备电缆槽、电缆架等。玻纤基走道格栅、护栏格栅采用复合材料拉挤型材具有外形美观、耐腐蚀、免维修等优点,虽然价格略高于普通碳钢格栅,但低于不锈钢格栅,在国外应用普遍;由玻纤复合材料制备的各种电器箱、防噪板已有较多应用。
轨道交通所建立的噪音屏障,平均每公里需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40吨,加上其他各部件,站台设施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需求,其市场发展空间巨大。而广州率先使用玻璃纤维基枕木代替传统的混凝土枕木,使用寿命更长,性能更加稳定。如果假设“十二五”期间新增轨道交通噪音屏障均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,那么2013-2015年新增轨道交通仅噪音屏障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量就达到6.4万吨。
与此同时,高铁建设的方兴未艾,直接引爆动车车身生产等传统玻纤应用领域的大幅繁荣,也带动了很多潜在发展空间的扩大。玻纤枕木的开发和应用就是最好的例子。相关资料显示,日本新干线以聚氨酯枕木铺就而成。pu枕木是一种玻纤增强的硬质pu微孔弹性体,具有比强度大、减震、降噪、耐电气绝缘、高耐久和环保等优良性能。这种材料用在不能使用木材的地方,或者由于技术或经济原因能够轻易成为木材的替代材料。pu枕木研发成功后,受到铁路业界高度关注。根据国家发展高速铁路长远计划,为了适应高速列车提速要求,开发pu枕木以取代或部分取代混凝土枕木必将是未来发展趋势。
在中国高铁的总投资中,基建部分占40%至60%(包含桥梁、隧道和车站建设、铺轨等);动车采购占10%至15%(包括整车、车轴、紧固件、控制器件等零部件);其余部分占比为25%至40%(包括通信、信号及信息工程、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)。按相关数据计算,每公里高速铁路需用1800根左右轨枕,每1000公里的高铁pu枕木市场规模将达到近70亿元。如果我国“十二五”期间2.5万亿公里枕木全部采用玻璃纤维基枕木的话,pu枕木市场规模将达到1750亿元。即使其普及率为10%,仍有175亿元的巨大的市场空间。